- 邮箱:
- tvttiyu@eyoucms.com
- 电话:
- 0898-08980898
- 传真:
- 0000-0000-0000
- 手机:
- 13800000000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TVT体育
亚新体育摄影创作离不开为什么拍?为谁拍?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期影像说讨论的主题聚焦在泡菜们自己的创作。大家结合自己的拍摄实践来聊自己的项目,帖子里确实看到了不少好的作品。每个人创作的发心都是基于自己内在感受和思考的表达,不是命题作文。作品创作出来了,展示给谁?通过什么形式?是不是可以组织大家一起去参加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展览?请到业内有更具专业水平的评委和策展人一起参与策划,形成我们自己的影响力?这种新的展示方式是否能带给我们创作更大热情和自由度?创作最终的落点在哪儿?同样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向度。
最近看了无忌各个版块,能发现有不少泡菜长期专注拍摄——看他的用户附图就能看得出来,还能反映出拍摄方法、角度的变化,能持续多年的也不在少数;我觉得这种情况进阶提高的瓶颈在于,一直在拍但长期处于一个平台期,缺乏回顾、梳理和反思总结,以及高人高阶的指导;我觉得这方面,无忌可以专门做一个版块,大家把自己的题材、拍摄拿出来交流,定期展示,无忌提供专业指导帮助。
项目、专题有共通之处,也有区别,对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说,用“专题”可能确实更合适。
一个技术、手法成熟的拍摄者,除了长期拍摄积累,进阶就是选编图片,统一风格,目的就是突出、深化主旨、主题;看了一些高产的无忌泡菜的作品,围绕某一主题拍摄的大量作品,觉得完全可以反向操作:提炼主题,梳理、选编照片,形成一个专题系列,未尝不可;这一系列的工作不一定必须由拍摄者自己完成,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如图片编审、策展人等。所以,窃以为对成熟、专注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项目、专题、系列拍摄并非遥不可及,是完全可以触碰并能做好的。
受无忌泡菜“诶诶”委托,发一组他个人整理后的拍摄专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拍摄地点上海,时间跨度2012-2013年
拍摄者要表达的主题:上海作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大都市,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众平凡普通的人群,每一个具体的人即是城市发展进程的参与者、也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体现对普通人群的关照和关切。
我认为这组专题,特点是拍摄视角平实,构图稳定,有一定的代入感,既有宏观表现、也有具体景观,不足可能就是深入生活、观察表述不够深刻,亚新体育城市和人的纽带、连结关系没有凸显出来。
“所谓的摄影项目是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的规划,有体量大小的规划的这么一种摄影创作。比如说我就计划在过年七天之内,这个假期之内拍摄大概20张照片形成一个组照,那这就是你的一个摄影项目。
所以摄影项目这个词并不是那么的高大上,其实就是一个生活中大家都能遇到的一个词汇。你把它当成一个有起点有终点的事情来做,而不要说:啊,我就是随便拍拍,我能拍五十年拍五十年,能拍六十年拍六十年,中间拍了些啥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边搞一下,那边搞一下,就是起始和终止时间规划的不是很明确,然后中间拍摄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规划的话,这就不能被称之为一个项目了。
好,那么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叫好的纪实摄影项目。其实也就是说你拍的这组照片它发出来,不仅是对你自己来说你很喜欢,这是个前提条件吧,每个人都得自己先喜欢,对吧?然后第二个,它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那这就是一个好的摄影项目。前边我自己喜欢这个很容易达到,但是那个社会意义又是怎么搞呢?怎么来呢?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复杂,你可以想象这么一件事情,比如说你发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有人特别喜欢,喜欢之余他会有点感慨,他有点感动,他有点被这个情绪带到画面中去了,甚至他的思想在你的照片里面就飞出来了,飞到了他的回忆之中等等,你引发了人们的情绪或思考,其实都可以称之为它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就是至少你的照片对你自己而言有意义,对别人来说也有了一点意义。
那如果你能引起思考的人数还比较多,不用是大多数,比如说这里有一万个人,你引起了十个人的思考,哎,这个其实就真的可以被称作是有社会意义的纪实摄影项目了。就是你在传递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在传递你的故事的同时,你还引发了大家去进一步的进行讨论。这样的话我们在讨论过程中,人们就会有更深层的思考,更多的感悟,更多的对这个世界的想法,这就是一个好的纪实摄影项目。
所以什么叫好的纪实摄影项目?我们总结一句吧:首先这些照片在美学上当然应该是好看的。注意,我说的不是唯美,是广义的那种好看、那种优秀。然后第二点,就是这些照片应该是有确切的时间段拍摄,并且有确切的主题和拍摄目的。然后第三是这些照片不仅要对你有意义,对别人有意义,最好对多一点的别人有意义,就是所谓的有社会意义,能启发人们的讨论、思考或者是情绪,这就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纪实摄影项目了。这里面最难的其实是在于怎么样去找一个自己又喜欢对别人又有启发意义的这么一种个主题,也就是所谓的开题最难,后边那些拍摄过程呀、组照编排呀,配乐搭配呀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技术活。”
群友谭秋民老师从2016年10月开始做一个命名为《和谐》的长期项目(还在继续),在宜家家居利用电脑设备控制的系统拍摄系列作品,获得了本届(第8)“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群里有赞誉也有批评,谭秋民老师的回应是:“在摄影领域,批评是一个中性词!”选了几张我喜欢的图片转载分享:
在我的眼里,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是特殊的景象,也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独特社会现实。我和许许多多中国摄影师一样,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亚新体育也看到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碰撞。如果说当年无论拍照是一种奢华,抑或时代的局限,使得侯登科先生面对现实,他“感到自己无力去反映什么,也无力表现什么。只有把那种潜在的变化,把变化中的人记录下来,就是我的使命了。”那么,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现在人人都是记录者。同时,当今世界日趋复杂,不能完全通过“记录”来满足人们对错综复杂现实世界的理解。科技的发展也同样使影像的获取、传播媒介以及呈现有更多的方式。这就为摄影师想“反映什么”或“表现什么”提供更多可能。
正如杨延康老师在转发此次摄影奖评选结果的一段话:“纪实摄影的当下性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纯碎性纪录,独立的观看、思考、隐喻才有意义”。我这次获奖作品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对现实尤其是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更加便利的同时,如何避免对人类造成伤害提出追问和反思,最终凝聚在摄影作品里。我想这也是侯登科先生乐见其成的吧。
一般意义上的纪实摄影的画面获取都是摄影者通过取景框(屏)做出画面和构图的决定。而谭秋民的《和谐》系列,以宜家家居的居室“样板房”为对象,为作为消费者的人(包括他自己)的表演舞台,通过软件设置的方式来掌控画面的取舍和对消费者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的记录,以此录取置身于宜家倡导的消费生活空间里的被宜家空间所激发、诱发的“众生相”。
当然,这是一种通过事后画面选择的掌控,但其客观性程度因为在人为化程度上对于拍摄手法上的科技手段的让渡,使得《和谐》的“真实性”程度在表面上看有了更“可信”的展现。作为观念色彩明显的纪实探索,这部作品同时也因为其具返身性的拍摄者的现场自我植入和不留痕迹的表演,而使得《和谐》系列的伦理空间(困境)得以打开,也令纪实摄影的定义边界得以开示,由此更带来了反思纪实摄影的契机,而这至少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方面。
持之以恒的拍摄一个主题,长期的观察它摸索它,从它的摄影角度,用光去塑造摄影的主体本质,一年四季都要去拍摄它,锲而不舍才能发现摄影项目的闪光点,这样你才能做好一个中长期摄影项目。
持之以恒、契而不舍是关键基础,有兴趣看了你的个人图集,真的非常高产,各种胶片器材的尝试、海量的照片,真的是无限热爱,深受感动。
您说的拍了十多年的《在人间》,让我想起了上海东方卫视多年前拍的一个电视系列短片《人间世》,“人间世”这名字很宏大,但剧集的切入点很小,聚焦围绕上海某医院ICU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都是真实病例、真实人性,看了让人唏嘘感慨不已。
“在人间”这名头同样很大,可以聚焦城市景观变迁、具体的人和事持续跟踪拍摄,我认为关键是要有主旨和切入点;拍了十多年,我觉得称作专题系列会更合适;另一方面,我在前面有个回帖有说到的“反向操作”,就是在某一领域长期大量的拍摄积累后,回头总结梳理,提炼主题,选编图片,形成一个完整的专题,循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最好有专门的机构或策展人帮着提炼选片,把您的积累沉淀转化为视觉力量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