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箱:
- tvttiyu@eyoucms.com
- 电话:
- 0898-08980898
- 传真:
- 0000-0000-0000
- 手机:
- 13800000000
- 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TVT体育
亚新体育建议您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居家隔离,保证自身健康安全,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处,做好病毒防控!
隔离疫情不隔爱,在全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非常时期,摄影学习不能停下来。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中艺影像.摄影双师课堂携手准备了一系列经典讲座视频,让摄影人在家聆听大师心得和名家见解,并完成思考作业,让大家对摄影的认知和理解更上层楼。
继《10大摄影名师公益课》第一季开课以来亚新体育,得到全国40个城市,数万名影友的积极评价。第二季开启,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
本课程视频全部来自由中艺独家承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名家月月谈和摄影周大讲堂期间的讲座。
朱宪民是中国摄影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极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他几十年关注中国百姓生活,纪录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十大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2016年1月1日,“朱宪民《百姓》(1964-2015)回顾展”作为首个摄影家个展进入国家博物馆展览,这是对朱老师民族情感和艺术成就的最高赞扬。
现在是摄影大有作为的时代。摄影是生活的一部分,又是一种生产力,为民族崛起、经济发展、国家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朱宪民老师展映了他在建国后的四个不同阶段所创作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也凝结着朱老师对民族、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朱老师将他毕生的摄影感悟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他认为:
历任《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体育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中国摄影家》、《人民摄影》、《爱乐》编委。《中国国家地理》、《财经视觉》顾问、
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人们的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他的《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却在他的镜头中显得那么意味深长。30年摄影人生,在一幅幅照片中找到了时代走过的印迹。
参加过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采访和党代会、全国人大、政协、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及亚运会、奥运会等新闻报道。在全国新闻摄影优秀作品评选中获金、银、铜奖及中国新闻奖,荣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十佳体育摄影记者、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多次担任全国影展、国际影展、新闻影展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当你举起相机,你就开始用照片说话,就像作家用笔,画家用颜料,作曲家用音符,舞蹈家用形体一样。
不同的是,摄影作为瞬间语言,是区别其它艺术的重要特性,也是摄影价值的最终体现。现在摄影很普及,每家每户几乎都有相机,人人几乎拿着手机拍照,器材的日新月异,给拍摄带来随心所欲的惊喜,这使摄影变得太容易了。
然而,摄影难就难在它太容易了,容易掌握的东西,也容易最终失去它。当你把镜头对准身边瞬息即逝的生活场景,既保存了珍贵的记忆,也留住了人类的历史。
从1995年在《法制日报》任职至今,参加过“98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党的十八大、十九大” “93胜利日大阅兵”、“ 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阅兵式”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其拍摄完成的《丢丢的故事》《金三角禁种罂粟纪实》《百年提篮桥监狱》等新闻纪实专题,先后在50多个全国性比赛与评选中获奖。
担任过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镜头评选等多类摄影评选的评委。
讲座分为四个部分,她结合拍摄汶川地震的亲身经历,长时间跟踪聚焦吸毒母亲的儿子丢丢的故事,深入金三角拍摄禁毒过程等系列素材,用切身的经历、感人的故事、生动的画面、详实的事例,阐述了如何抓住瞬间拍摄有价值的画面,从小题材做起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如何关注社会发展、发现具有时代特点的影像等创作理念。
再宏大的题材,也要从细节处切入。作为摄影人,应加强知识积累、思想储备,运用细节丰富故事,用心来拍摄影像。
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或是一种空旷、深邃、高远的意境。他的获奖作品中有许多景观是难得一见的。他说:“拍摄自然风光是复归自然,于自然神灵交往是美好的感受。”
于老师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拍摄创作历程,并分享了自己最新创作的南极和冰岛的作品。
他说:“拍摄自然风光是复归自然,于自然神灵交往是美好的感受。”在千里走单骑的旅途中,拍出好照片是非常快乐的,但过程的幸福远远大于结果。
20多年来,他差不多走遍了国内最有特点的每一处山山水水,抑或是无人知晓的荒原大漠。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开着车,带着机器和一直跟随着我的“吃饭家伙”——小铁皮炉子,还有他最钟情的唱片。
他和山水对话,在音乐中徜徉,写下沿途的笔记,现在想来那是一个独自享受生命欢乐的过程,也是一个和大自然亲密无间的接触过程。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行走”这个词,他的行走开始于青年时代,到现在,他还是一个常常在路上的人。
于老师认为:创作需要独思,需要甘守寂寞,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才能领悟到自然界充盈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和某种和谐。这就是他为什么喜欢独行,喜欢远游,喜欢躲在世界某个隐蔽之处。
曾任经济日报社摄影组编辑、负责人、新闻编辑中心摄影部主任、总编室摄影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1985年首次在全国新闻摄影评选中获奖,其后极少参加摄影赛事,固执于当时经济新闻摄影、会议新闻摄影的改革探索。
1988年获新闻摄影探索奖;1994年获首届全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1998年获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参加了1995年西藏为期数月的拍摄、1997年香港回归、1997年大江截流、1998年抗洪、改革开放20年、国庆50周年庆典、建党80周年及自1985年起至1997年历年“两会”等大型采访拍摄活动。
自1992年起担任过全国影展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年度评选评委、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中国新闻奖(图片作品)评委、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评委、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HIPP)评委、中国国际影展评委等。
邓维老师开诚布公地谈论了摄影界、特别是新闻与纪实摄影的现状及问题,直击当今中国摄影势头迅猛、状况堪忧的三个现象,观点颇为犀利而深刻,值得我们每一位摄影人反思。
在这个没有门槛,大众摄影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有真情实感,真实可信的影像。我们今天的摄影队伍浩浩荡荡,但最欠缺的,是有价值的影像。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拍摄自己喜爱的题材无可厚非,但希望大家有可能有意识地去尝试拍摄一些与众不同的题材,如果有更多的人这样尝试,摄影对社会不同角度的呈现就会日益丰富起来。
我们身边有大量的优秀题材等待我们去发掘、去记录。如果可以潜心拍摄一个题材十年乃至几十年,对摄影发展来说,这将是一笔巨大的历史精神财富。
《工人日报》高级记者,原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5、6届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兼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 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等。
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连续3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等。
多次担任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新闻奖、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摄影家《金像奖》、平遥国际摄影节等国际、国内多类权威摄影比赛的评委会委员、主席等。
曾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90多次获得全国及世界性新闻纪实摄影奖。是目前我国惟一一位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照片、通讯、论文”奖的“两栖”记者。
2017年11月31日至12月15日,在中华世纪坛中国摄影展览馆举办《于心无悔》“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中国摄影家系列作品展”暨“于文国从影40年新闻纪实摄影作品展”反响强烈。
于文国老师首先就《于心无悔》摄影展谈了三点体会。第一,新闻纪实摄影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第二,一幅完整的静态新闻纪实摄影作品需要“照片 + 说明”,而且文字说明越真实、具体、准确,传播效果就越好;第三,在新闻纪实照片中,细节和情节永远是抓眼球、强记忆的关键。
新闻纪实摄影可以归纳为两个字,即:“术”和“道”。“术”解决“怎么拍”的方法问题,它包含技术、技巧的一系列问题。而“道”则是解决“为什么拍”、“为谁拍”、“给谁看”的问题。讲座通过作品分析详细阐述了“术”和“道”的概念。
曾出版《中国国防科技》、《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回顾与展望》、《科技強军之路》、《航天英雄扬利伟》、《中国人的太空之旅》、《中国》、《丽江古城》、《心雨集》、《绚彩意象》、《汶川记忆》、《伏尔加河之旅》等四十多部专著。
结合在不同时期拍摄的作品,来分享拍摄故事、谈创作体会。他强调,作为一个摄影人,要时刻保持着对生活的敏感度,学会站在历史的拐点上展示你的作品,体会摄影艺术创作中所包涵的社会责任。
四十年辛勤耕耘,他的“中国航天”让世界仰望太空中的中国轨迹;他的“苍天厚土”让人们回望曾经的来路;他的“绚彩意象”让大家展望未来的辉煌;他在北川释放的温暖,他在帕米尔蹒跚的脚步……“让摄影自由奔放”——张桐胜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诠释。
画报社主任记者,大校军衔。1973年开始摄影报道。从事军事摄影近40年,参加过抗洪救灾以及军队、国家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13次进入西藏边防一线采访。他是摄影圈里有名的“拚命三郎”,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外获得200多个奖项。。
袁学军老师讲述了自己走过的摄影道路,分享了自己对摄影的感悟,与大家一起体会作品拍摄中的心情和聚焦时的激动,一同用心体验对象作为生命存在的苦和乐,酸和甜,见证那些令人激动的中国记忆。
每张都代表着一个年代,每张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社会状态。这些照片都已成为记忆中的画面,已经无法重现了。袁老师把过去 40 多年的照片分成五个段落来给大家分享。
第二段落《远去的乡亲》,每一处细节里都蕴藏和体现着特有的一份对于故土及故乡人的浓情厚意。
第五段落 《军旅情怀》,在与战友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亲密接触中,发现不为人知的细节。
袁老师建议影友在拍摄名车美女、名山大川美丽风光的同时多关注身边的人和物、多拍摄一些自己熟悉有时代特征的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今天不一定是新闻 , 不一定能发表 ,但你纪录了这个时代的印迹将是不可重复的历史,可以这样说吧 , 摄影人可以不在人世了 , 但你拍摄的这些历史照片可能为国家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变迁中留下的最珍贵的影像见证。
1999 年获第四届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连续4届获得中国人民摄影艺术奖;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新闻摄影奖;2006年12月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表彰“建国以来为中国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曾担任第8、10、12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评委、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第8届华赛评委和摄影艺术奖评委,连续七届担任新闻奖评委。
刘军老师认为,认为我们的照片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看的。我们记录的画面,呈现给读者的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是我们将语言转化为形象,用形象传达所思所想。
优秀的摄影作品,一定是会说话的,能够从中读出摄影家用眼睛阅读的世界,将其提炼成形象,借此传达思想。那些优秀的、让我们心动的摄影作品里,作者所要说的话,都在影像里。
在摄影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实际上就是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和操作的。摄影人需要把这两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基本功,经常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纪实摄影家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素质:最开阔的观察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客观地反映现实、最独到的形象表达方式、最有力的视觉冲击力、理性客观地呈现自己的思想。
1992年进入《中国青年报》,任摄影记者。历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顾问。
2019年12月,在国际影艺联盟、科梅伊市政府、达盖尔基金会在法国科梅伊举办的“纪念摄影术诞生180周年”活动中,解海龙被评选为 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之一。科梅伊市市长亚尼克·波德奇(Yannick Boedec)为解海龙颁奖,授予科梅伊市“荣誉市民”称号并颁发了市民勋章。
解海龙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的一位利用影像推动社会进步的摄影人,他通过摄影作品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
1986年中国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关注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并进行“20世纪末页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影像调查”。解海龙辗转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共前往20个省,100多个县进行采访。1992年4月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采用,其中《大眼睛》被用作希望工程的宣传标识。
解海龙跟踪拍摄边远农村学童30余年,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边远农村小学的状态和这些学校后来的变化,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历程。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了“希望工程”助学计划,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同时,还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推出了“圆梦行动”、“希望厨房”、乡村教师培训等项目,有效推动了中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希望工程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公益事业。
解海龙结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经历,分别从“渴望”、“爱心”和“希望”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与参会师生分享了自己对于纪实摄影的感悟以及摄影背后的感人故事。解海龙以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状况入手,并围绕自己与希望工程在改善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与教育状况过程中的作用逐层展开。
1991年4月解海龙开始了记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的行程。“太行山、大别山、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哪里穷我就往哪里钻。”一年下来,他跑了全国12个省,28个贫困县,拍光了70卷胶卷亚新体育。每到一处,他都会走进当地的教室,为渴望上学的孩子拍照,并为这一系列照片命名为“我要上学”。1992年,青基会使用解海龙的照片进行对外宣传,“大眼睛”一夜成名。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单摞得比桌子都高,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落落”等孩子的故事在解海龙的讲述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仿佛发生在我们眼前。
解海龙的摄影作品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也直接反应了中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艰苦奋斗史亚新体育,解海龙身上表现出的毅力与良知,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人。